最近,叙利亚临时政府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的俄罗斯之行,仿佛是将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于地缘政治的棋盘之上。这不仅让人感受到中东局势的剧烈变动,也为周边国家和大国的利益格局重新洗牌埋下伏笔。

在过去的一年里,叙利亚的局势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八个月前,那个依靠铁腕手段维持统治的阿萨德,如今只能不得不面对流亡生活的窘境。而现在的新政府,由朱拉尼领导,似乎已然成为掌控局面的新主角。这场权力的转移,犹如棋盘上的一次大换位,不禁让人猜测:阿萨德是否真已落幕?
希巴尼出访俄罗斯,与外长拉夫罗夫的会谈显然是为了确认双方的关系。按照目前的状况,阿萨德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,而普京显然也准备把这张旧牌打入弃牌堆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叙利亚的新政权并非完全拒绝与俄罗斯保持联系。对于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,双方似乎都有着各自的算盘。
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叙利亚的两个重要军事基地——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与赫梅米姆空军基地。它们不仅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象征,更是普京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。因此,即便在政权更迭的背景下,俄罗斯仍希望保留对这两个基地的控制权。然而,朱拉尼却将续租这些基地作为与俄罗斯谈判的筹码,这无疑是在向克里姆林宫发出清晰的信号:我能给你什么,你又能给我什么?
塔尔图斯港是俄海军在地中海的重要据点,一旦失去,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活动能力将大打折扣。而赫梅米姆机场则是通往非洲的重要跳板,事关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。普京镇定自若地向世界展示了强硬姿态,但内心对失去这两个基地的恐惧无人知晓。
![]()
分析认为,这场会议的结果或许是双方在利益上达成共识的开端:朱拉尼希望获得国际承认来巩固地位,而普京需要继续巩固自己的军事存在。两者似乎达成了一种“利益共同体”,但这种脆弱的盟友关系能否长久维持,才是接下来整个局势发展的关键。
近年来的中东局势也在不断加剧各方的紧张关系。叙利亚的新政府面临着诸多困境,包括库尔德武装对油田的控制以及美军的军事存在,这些因素让朱拉尼的执政基础显得愈发脆弱。尽管他在与俄罗斯的谈判中表现得非常强硬,但他所能拿出的“筹码”并不丰富。
而在其他国家的角逐中,沙特、卡塔尔等国也正在加大对叙利亚局势的关注。历史上,沙特曾对叙利亚问题持强硬立场,一方面与逊尼派的支持者们站在一起;另一方面,在如今的局势转换中,沙特王储的300亿美元投资意图重建叙利亚,说明了其对新政权的支持可能比俄罗斯更为直接。因此,朱拉尼应该深谙其间的微妙平衡,既要与俄罗斯保持合作,又不可没有其他实力支持的底气。
![]()
倒是阿萨德,这个曾经威风凛凛、令人忌惮的角色,如今隐匿在流亡生活之中。他最害怕的莫过于政权彻底崩溃,到那时,失去的将不止是权力,还有他昔日带着几分残余荣耀的地位。进一步而言,流亡生涯意味着他必须面对俄罗斯的现实,而他的一切积蓄、更何况是未来的发展,将在国家存亡之际遭到重创。
新的政府是否能够稳定局势,继续掌控国土,取决于其如何驾驭这一复杂的国际环境。同时,对普京而言,他在叙利亚的布局虽有调整,却也需警觉到可能随时掉落的利益链条。一旦局势再度动荡,双方都可能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。